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 多一个人,多一分力量;多一点知识,多一片阳光。
原野论坛原野户外阳光助学 → [转帖]心守家园 最真实的支教生活

  发表一个新帖子  发起一个新投票  回复本主题 您是本帖的第 404 个阅读者
  标题:[转帖]心守家园 最真实的支教生活 树形   打印   收藏   推荐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驴上路
    文章:56
    积分:126
    门派:逍遥派
    注册:Saturday, April 2, 2005
给黄豆9961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黄豆9961加入好友 查看黄豆9961的个人资料 搜索黄豆9961在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黄豆9961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 楼主
发贴心情 [转帖]心守家园 最真实的支教生活
这是田阳县03届志愿者服务队大队长\宝洁公司职员张XX支教生活的真实日记


西行散记一
2003年8月29日星期二
又如学生时代一样,老师在上面讲话,我就在下面开小差,开始写我这一年的第一个日记。
必须要抓紧时间,一年时光,转眼即逝。行前我给自己定下的任务,如果以很放松的心态去执行 ,现在就可以预见,是mission impossible.
杂事多,是原因之一,虽然我对项目分队的组长一职无兴趣,但社会招募者五湖四海藏龙卧虎的,真心希望在我们之间建立起良好的网络。尤其是上海的两个志愿者,满有意思的。还有王阿姨,50岁参加支教,有激情的女人,我喜欢。个人力量小,是原因之二。 来之前当然也是有心理准备的,但某种程度的culture shock依然无可避免。过去的公司融标准化管理流程和优秀高效人才于一体,实在是一个很premium的working environment. 而在这里,首先不适应的就是官气。团委就是有官气,来参加的很多大学生也有官气,再加一层稚气,叫做可耻的天真。倒是我们这伙闲杂人等(我们社会招募者的自称),说起话来痛快一点。
此外,非人性化的管理也让我瞧不惯。 过去在公司,我们抱怨的也够多了,可这里比起来其实要糟糕。提前一天报到就要收8元的住宿费(要知道我住的只是接待学校的二等学生宿舍而已,还不是他们学校最好的)。我们这批志愿者里一位音乐老师,原来说是单位给解决补助,后来单位又不肯了,团委居然以这个预算已定为理由,告诉他最好别指望团委有补助。后来直接找到团委老大,问题又一下子解决了,预算根本不是个问题。 钱其实真的也不算大事,但是感觉上缺乏人情味,而且缺乏效率。
总之,可以确定的是,个人要发挥力量是受一定环境制约的。公司同事临行前也总是劝告,在中国党政体系下,个人能做的事情实在太少。这个在我的估计之类,但身临其境的感受,还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而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和办事,也是值得我思考和学习的课题之一。
好象扯得有点远了。说回我自己的任务,除了要体验做老师以外,选择去山区,要了解真实的农村,了解与“落后生产力”共存的技能(暂时不敢说改造,因为不了解情况),另外还有尽力把资助项目继续下去。
还是很喜欢那个故事:在退潮的时候,一个小孩子在把沙滩上搁浅的小鱼一条一条的捡起来抛回大海。别人说,沙滩上的鱼那么多,你是捡不完的,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呢?而小孩一边捡一边说:”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这样做,对这条鱼,是有意义的,对这条,也是。。。“
这几天想的满多,但执笔已感觉生涩,发觉还是写英文比较流畅。不知道一年后的我,是否象前志愿者说的,不能再适应都市的生活和节奏呢?拭目以待吧。
西行散记二
2003年8月24日星期日
不觉间已经培训结束,以下是我的培训心得:
1. 对最近教育界正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教育课程改革有了一定了解,尤其是知道原来这个TOPIC养活了好大一帮人。一连三天每天有两节课是关于这个主题,同样的POWERPOINT以不同顺序出现于他们的讲座中。作为队长的我总是按时跑去给大家签个到,然后勇敢的在课中间溜出来去澡堂洗澡(因为澡堂晚上8点关,而我们晚上都安排了活动)。在我的鼓动下,有一天寝室另外5个女生也逃课了,但是很不幸,那天领导查房,都逮住了,除了我洗完澡又跑回去听下一节课而幸免于难。
2. 每天早上一个小时的军训加强了我们的时间观念。7点半军训,所以要7点集合,所以大家一般6点起床;于是乎同屋便有人5点半起床,为的是避开6点洗漱高峰。我头几天因为不适应食堂的破玩意(因为外面的小吃真的是很好吃,所以不是我水土不服)肠胃不适,在军训的时候昏倒。本来想借此逃了接下来的军训。可是看到我的姐妹们如此积极,尤其是王大姐,50岁的人了,天天晚上被床底的蛐蛐和另外一个志愿者的呼噜弄得失眠,第二天清早还是坚持军训。我实在不好意思装病,只好跟着他们瞎忙乎。
3. 增强了对团中央这帮人的认识。他们的出发点总是好的,热情的。为了军训汇演迎接领导的检阅,他们中的一个先装成领导给我们演习一次,搞到真的领导来的时候,我们大部分人都搞不清楚这次是演习还是真领导。为了今天要拍出征的合照,昨天下午把全部人拉出去学习如何站到自己的位置上。说真的,300多号人的合照,的确不好弄。不过我实在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用3个小时的时间把300号人按临时想出来的种种方案排来排去,而不是先商量好了一个主意。结果是,从昨天下午到今天早上,我每次站的位子还是不一样。
4. 终于见到了今后一年要经常打交道的“地方官”—T县团委书记。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个人是个做官的好手,比团中央很多人都强。本来他一来就想极力和我们志愿者打成一片,要请我们去什么“大香港”玩,不知道什么地方,大家不想去,找几个理由推掉了。第二天他自己开始忙着去华山,兵马俑,小吃街等,就没再顾得上拉拢我们。今后有待观察。据说山西那边的书记更有意思,请大家去唱K和跳舞,又要求我们其中长得最PP的搜狐MM和另外一个四川帅哥去那里县电广局帮忙而不是去支教,当然最后被我们严词拒绝了。改为另外一个北大和山西大学的女生去,她们倒是满乐意的,各得其所。
5. 最最重要的,我们几个社会招募的迅速铁了起来。因为我们跟那伙学生的确有代沟,目的不同,行为也比较放肆。在王大姐为大家饯行的饺子宴上,说起恐怕以后都很难全部人再聚在一起,真有点依依惜别的意味。这个恐怕是西安此行最最最珍贵的收获了。
,西行散记三
2003年8月28日星期四
8月25日早上9点
坐上西安开往南宁的列车。据说南宁最近有个什么重要会议,政府把这趟车所有的卧铺都截了,我们一行10人,坐的都是硬坐。同行的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百色服务队的其他5位成员,另外有西南政法大学三个研究生支教团的学生,和我们帅气的团委书记。
有必要介绍一下这几个以后要共处一年的人:
刘老师是个可爱的江西姑娘,急性子,而且有点散漫如游牧民族的个性。她曾经坐过40多个小时的火车从西安到新疆,不过她上车的时候以为只要坐24小时,等到她搞清楚时间,那已经是在半路上了。到了新疆还因为银行卡取不了钱,跑到宾馆做了3个月服务员赚回西安的火车票。象这次来支教,她就简单的告诉父母说自己要去做老师了。可怜她父母怎么都想不通为什么向来做财务的女儿忽然有人要她去做老师,而且还是去广西。
来自湖南的孙老师据说去西安报到的时候身上带了全部家当1000元,现在已经花得差不多,但是他一年以后还打算去西藏支教。他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人,觉得自己有必要去农村教育那些小孩子,再不要象他小时候那么害羞,自卑。
武汉来的杨妹妹其实是今年毕业的武汉大学毕业生,正在申请出国,希望出国前打发时间,所以选择了支教。自称超级无敌影视迷,跟我说起香港电视连续剧比我还熟。
刘大哥在黑龙江教别人唱歌已经10多年了,他为什么要来我实在不是太清楚,因为他竟然开始还问书记那里的学校有没有钢琴。过后退而求其次问有没有脚踏手风琴,最后说那有没有手风琴呢?不过他唱歌的确不错,属于可以表演的水平。
姜大记者一身痞子气,而且仿佛历经沧桑的样子,其实只比我大一岁。不过因为做学生的时候就跑到天津日报做摄影记者,所以跑江湖的经验比较多。此人得到报社的全力支持,支教期间工资奖金照拿,是我们中的大财主。身上整天背着沉沉的背囊,装着他的DC,DV,LAPTOP。。。他连手机都带着两个,可想而知他有多奢侈。虽然他总说他出身贫寒的山东农村,可是我实在看着不象。
8月26日晚10点
30个小时的车程,最后在我领导下的杀人游戏中不知不觉的过去,我们安顿在南宁的广西师范学院。书记在自己地头请我们吃饭,席间说起我们各人的安排,他把我弄到条件据说极其好的坡洪。来之前我就听上一届的说过他们安排的时候根本乱来。我跟他争持了一下,没有成功,但也没有破脸。
8月27日晚10点
坐上T县派来的车,3个小时便从南宁到了县城。10点的T县街上还灯火通明,我感觉比花都下面的小镇还要繁华点。西南政法的更一直嚷嚷应该回自己山东老家扶贫。等到进了T县宾馆,我们更傻眼了。宴会包厢实在是豪华。当然,后来替我们洗尘的副县长说明这个包厢是当年为江泽民来而专门设的,胡书记也坐过。然后他们一致强调,千万不要被T县县城的繁华所迷惑,出了县城15公里,世界便是另外一个世界。
席间,再次为不去坡洪,去比较落后的巴别而争取,这次遭到了彻底失败,团委负责安排的老师说巴别不缺英语老师。
如果事情就是这个样子,也许我这一年便会很不同了,在条件优越的坡洪度过。峰回路转的是晚饭后我碰到了巴别中心校李校长。这个人如土匪一般,见到志愿者就冲过来拉关系兼拉人,听到我想去巴别后大喜,表示巴别正缺英语老师,自己马上就去跟教育局提云云。
8月28日早
早饭中,教育局书记轻描淡写的以巴别没有计算机为理由,把原来要去那里的孙老师调到了坡洪。而我到了巴别,和姜大记者一起。另外两位女生在永常希望小学,刘大哥去那满,西南政法留在县初中。临行前,书记让我打包鸡蛋和油条,说是路途遥远,不一定能赶上中饭。我于是提着鸡蛋和油条,坐上巴别乡府的吉普车,在路上颠簸了接近3个小时,来到了巴别,这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准备开始我的支教生涯了。
西行散记四
2003年8月28日到8月30日
巴别,巴不得别了。这是我宿舍前任老师在墙上写下的句子,恐怕也是好多在巴别执教多年的老师的心声。
乡政府的吉普车缓缓走出了右江河谷地带,两旁大山渐多,而路,也开始蜿蜒曲折,并且由柏油路变为石子路,甚至是泥巴路了。
随行的是乡副书记,主管教育的,他介绍说我们开始进入南部大石山区,所谓“九分石头一分地”是也。南部大石山区包括的乡镇有坡洪,洞靖,五村,琴华,巴别,桥业等,而巴别则是其中唯一没有地表水的乡。
缺水,少地,造成这里连农业经济都非常难发展,乡耕地面积26390亩,其中望天田3080亩,旱地23310亩,主要只能种甘蔗,玉米。而交通不便,又造成往乡内输入物资成本高,当地人向外发展难的现实。
“现在政府开始修路了,希望年底能修好,到时候进巴别可能2个小时就可以了”书记指点着路上一堆堆的砂石,“但是水源,我跑了快一年,还是找不到”。
没有水的地方,山一重又一重,真能让人有压抑的感觉。T县县几年前已经成为“脱贫县”,但巴别乡,至今仍是贫困乡,去年公布的全年人均收入是636元,而实际上,书记承认,很可能是不够600。
关于巴别的具体情况,历届的志愿者有比我更为详尽深入的描述,附文就是上任巴别支教的老师一封书信,
“这里地处西南,临近越南和云南,这里的雷墟、巴别、琴华、五村、洞靖、桥业等几个乡,都地处T县南部的大石山区,这是一块美丽而贫瘠的土地,“九分石头一分地”的恶劣地理环境,稀缺的降水再加上藏不住水的地表土壤,使得这里的绝大部分地方都只能种植玉米、红薯之类的廉价农作物,连水稻也无法生长,即使是那些廉价的农作物,也只能广种薄收。这里的贫穷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为了维持生活,有的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山上取野蜂蜜取黄蜂窝,有的人世代捕蛇却终于都被毒蛇咬死,就像《捕蛇者说》里面所说的那样,“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甚至,还有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有的母亲、姐姐仅仅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弟妹摆脱悲惨的命运,为了供他们读书,让他们最终走出大山,而自己出去卖淫,前年毕业的一个成绩并不很好的初三学生曾经在她的老师面前痛哭:“我对不起我的姐姐……”我听到这里的老师讲述她的事情的时候,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来,心里只有震惊,还有剧痛。“
大家可以去看看。当然,我会好好利用这一年时间,走进大山,认识巴别,然后把我所看到的告诉你们。
巴别初记:
环境:
我和姜记都要求过要去条件艰苦的地方,自然对条件如何恶劣做过一番想象,也查过一些资料。但到了巴别,还是被一样东西吓了一跳----脏。
也许是我早已远离农村甚至是城镇太久,我竟不记得在任何地方,在吃饭时能见到如此多的苍蝇。姜记一直爱自称生长于山东农村,但对他宿舍的形形色色的凶猛虫子则显得无可奈何。最难以忍受的是厕所,如果学校的厕所都这样,那么村民的真是无法想象了。比厕所更难以忍受的,是当地人对于脏的习以为常。我住的宿舍刚刚搬走两位老师,但是里面蜘蛛多得简直就是盘丝洞;给屋子搞卫生的时候,副校长(女的)跑来看,说:“哎哟搞那么干净干什么又不是住一辈子。我屋里的窗从来就不擦。”我那时候正在奋力和那似乎几十年没擦过的窗户污垢搏斗,闻言差点要昏过去。后来我跑到她家看了看,窗户果然不如我的亮,FAINT。。。
除去脏,其他的感觉还可以。此地老师住的都是楼房单间(这个条件应该说坡洪/永常等较为富裕的地方都做不到,不过即使是这样,还是没有哪个老师会喜欢呆在巴别),是旧的小学教室一分为二而成的,我差点就分到一个有一面墙都是黑板的房间了,呵呵(后来我看到那面黑板被卸下来做了别人的床板,呵呵)。学校外就是乡唯一的一条街,逢二,五,八为赶集日,当地俗称“街天”,会比较热闹。平时就是几档卖猪肉和青菜的。两旁的店铺卖些生活小用品,我惊喜的发现了唯一在这里出现的宝洁产品—舒服佳香皂。由于当地消费水平低,这些商户平日的对象只有学校老师和学生,所以这里没有任何饭店,只有几家做米粉卖,赶集的时候会多些外地人,才有快餐,3元一份。
人:
街上的居民的热情是:一看我们这两个明显的外地人都盯好半天并且用壮语讨论着,不乏勇敢者直接问我们从哪来,然后便让我们去他家吃饭!但同时如果我们要买东西,他们就会把价钱稍为提高(五毛到两元),并且死不降价。听学校里的老师说这个都是前两届志愿者给惯的。换句话说,他们早就宰惯了外地人。我们货比三家后,在一个卖饲料的店里买到价钱最低的水桶,回去一看,上面写着某某饲料厂赠,难怪卖得便宜。
这里的老师的热情是:喜欢让我们去他(她)家里吃饭。你越去,他(她)就越高兴;喜欢看我们干活,关注我们是否缺什么东西好借给我们;喜欢晚上来串门,有话无话都扯上几句,既是对我们好奇,也是怕我们在这里会觉得闷,所以走之前总丢下一句:过来我家看电视啦。
这里的老师相对而言算是幸福的一群。他们一毕业就能拿到600多元的工资,那可是这个乡人均一年的收入哦。而且T县对于教育的还是比较重视的。据说工资从来是先发教师,再发乡镇官员,最后才是县府官员的。跑到各个老师家,电视/VCD什么的都有,不过洗衣机和微波炉很少见,这个主要是因为这里缺水,电压也不高。当然了,尽管如此,就如我前面所说,没几个老师不盼着离开巴别。
相比老师,这里学生就比较苦了。
巴别中心校在T县是以没有食堂和没有学生宿舍闻名的。我们来了后,发现其实厨房也是有的,就是你们在报纸上看到那几个大灶,只能蒸饭,不能做菜,事实上,曾经试行过做菜,但据说学生买不起,最后只好放弃,至今学生还是每天自己在一个铝制饭盒里淘好了米,好的加上几颗豆和盐巴,大部分是什么都不加,然后交给厨房蒸熟;宿舍也是有的,你们看到的教学楼一楼和二楼的一半,都是宿舍,几十个学生睡两层通铺,里面潮湿阴暗,真庆幸这里没有发生过非典,不然将是大面积的灾难,我不敢再往下想。至于说要翻山越岭几个小时的山路来上学,对于他们倒算不得什么了。尤其是初一刚住学校的小孩子,想家想得厉害,晚上10点下课了还要往家赶,第二天一大早回来,所以第一节人数总是不齐。
T县有重教尊师的好传统,当地学生对老师也是很尊重的,才来两天,就有不认识的学生对着我腼腆的打招呼叫老师好。一次放学的时候下雨,几个学生第一个反应就是脱衣服,然后把书包好(他们很多都没有书包),以免淋到书本。这几天刚开学,课桌椅不够,好几个班的最后几排学生都是站着上课的。看着他们站在那里,虔诚的翻着新课本念着,虽然有些念得不知所云,但却让我感动不已。
还好,两天之后,把我“抢”来巴别校长又从各个学校“化”来了桌椅。老师和孩子都松了口气。同时我和姜记的课也定了下来,我上初一英语,他上初一政治。
天气:
山里天气非常凉快,总要比县城低上3度。没想到这个成了我后来生病的源头。
饮食:
这里虽然缺乏地表水,但已经建起了不少蓄水池。学校用水管接来,我的宿舍前便是一个水龙头,非常方便,只是喝水时要滤清,水垢满重的。去了最近的一个屯里看过,那里也有个天然的水池,上至几十岁的老人,小至七八岁的小孩,都要顶着扁担去挑水。有一户人家也架了水管接水,后来问了,那家人两个儿女都在广东打工,每个月能拿500多,算是村里收入比较稳定有保障的。以前在城市时,对那些每个月辛辛苦苦挣几百元的打工仔是非常同情的。可是象巴别这样,田地连自己都不能养活的地方,谁又能说走出去打工不是一个办法呢?当然,要考虑到走出去以后,不可能一辈子靠出卖劳力,尤其在很多工厂里的工作条件都是非常艰苦的。谁,如何,来保证他们得到公平的待遇和持续的发展?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跑题了,这里的饮食和广东还是比较接近。我们头几天因为没有工具做饭,都跑去吃“百家饭”。8月30日晚,一个要调往坡洪的老师请大家吃饭,宰了一头羊,请了全校老师和乡里的几个头目,据说是颇为高级的宴请了。席上还有生羊血,当地人爱喝这个补血,我壮起胆子也尝了两口,虽然味道不坏,但实在不敢多喝。当地人还爱喝酒,还好不灌女生,灌起男生来可都是提着大水壶来倒的。我虽然想尝尝当地美酒,但实在怕遭到群攻,只好一滴不沾。
发贴IP已设置保密 5/22/2005 2:09:34 AM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驴上路
    文章:56
    积分:126
    门派:逍遥派
    注册:Saturday, April 2, 2005
给黄豆9961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黄豆9961加入好友 查看黄豆9961的个人资料 搜索黄豆9961在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黄豆9961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 2
发贴心情
西行散记五

出城记一
8月31日早上8点多,我和姜记兴冲冲的站在学校门口等车,准备上县城开会。之前被告知去县城的车很多,最早是7点半到8点左右,不想一等等到9点多,还不见车。再打听,首发的车早就走了,而原本9-10点的车,也不知道为什么不来。当地人如果给你一句“不懂”和微笑的表情,你就该知道不必再问。快10点的时候,一辆挤满人的中巴开来了,是另一个县到百色的车,我们可以搭一程然后再转车到县城,至少先出了这破山沟再说,而且下午就要开会了,也不敢挑剔没有位子。姜记去哪都背着那沉沉的摄影器材和电脑,我帮他拿着电脑,路虽然颠簸,但车实在是挤,我们倒也站得很稳。
开出巴别,发现已经不是那天进来的路,而是绕道洞靖,另一个乡。司机告知,原来的路已经到了修路的最后关口,既大狼山陡坡的降坡工程。过去车过大狼山陡坡,必须人先下车,车上坡,然后人再上车。而现在要把这个陡坡降低,车可直开。施工期间,所有巴别到县城的车必须绕道洞靖,多走约一个小时的路。
路上风景依然是一座又一座大山,山与山之间夹着小片的田地,上面还散落着黑色的巨石。山脚间或看圆圆的“地头水柜”,即农业用蓄水池,远看象大山的眼睛。
离开巴别,天气逐渐变热,才发觉巴别气候是多么宜人。挤在车里一身臭汗,只盼着快到县城,不料半路车还坏了。也难怪,这么破的路,不坏才是奇迹修车一修就是一个小时,大家也不着急,各自出去坐着闲聊,时间在这里的刻度也许还不是小时。而我下车透气才赫然发现,这破中巴除了严重超载人以外,还在车顶带了3只羊!
中午快2点半,我们终于一身风尘,在众目睽睽下进入会议室。和光鲜整齐的在座各位比较起来,我们俩真是一看就是穷地方出来的。而且因为没吃午饭,我也顾不得那么多,找个后面的位置坐下来开始吃火腿肠。
会议主要是县领导欢迎志愿者。因为除了我们6个扶贫接力计划的社会招募者,3个研究生支教,昨天到了33个“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他们中大半也是支教,此外还有分配到卫生,司法,行政等机关的。工资由国家财政总拨,每月600,与当地教师工资收入相当。在我个人看来,这是国家新的扶贫方式,既由直接拨钱改为拨人。当然,我绝对承认这些志愿者中也有抱着良好愿望来帮助落后地区的。但他们的出发点,和他们整个计划的管理设置,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象社会招募者那么纯粹。志愿者的队伍很大,而情况很微妙。
耳边听到T县教育局局长的介绍:“T县缺的不是人才,每年有接近1000的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回县城等分配,但是县里既没有那么多职位,也没有那么多财力养这些人。”曹锦清的“黄河边的中国”提到的河南农业县也有这样的问题。地方财政机构越来越膨胀,但是工商业不发达,不能开源(农业只能养活农民),那么也只有行节流这一招了。同样,由于工商业不发达,也无法安置那些学习有年,已经不想再返回田里的农民,而农业,在人均刚过1亩(其中1/2强为旱田)的T县,其实也真的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
每个月底,T县县委都在忙着找钱发工资。比发工资更麻烦的,是负债。局长说普九后该县的负债达到1800万!考虑到目前整个县的在校生是35000人,平均每人背负514元“普九债务”。这里面值得玩味的是“普九”为什么要负债。既然是普及义务教育,财政的支出应该有保障。理论上,县的普九费用应该由县财政负担,但T县几年前是贫困县,是因为这个原因负债吗?那么虽然这根子还是在贫困,却没什么理由要贫困地区学生背负这个债务。另一方面,我曾到过T县高中,其教学/办公/住宿,都让我觉得不必要的豪华。和T县宾馆一样,贫困地区在某些方面的超前意识实在让我开眼界。
会后,拉到了上任扶贫接力的队长周老师跟我们介绍他们去年的工作。他们的工作重点在资助贫困生,www.you2v.com这个网站也是为此发起的,但至少现在已经产生了一个忧虑:在网上直接公布学生的真实姓名和情况是否妥当?除了涉及个人隐私外,更怕被外界坏人利用。
而我自己,则有更多的忧虑:
如何保证公布的情况客观真实?
志愿者越多,这个风险越高;
如何保证受资助人的心态健康?
已经发现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接受金钱理所当然,甚至不会向资助人言谢;一是非常自卑,甚至不愿意谈起自己的家庭情况。
资助贫困生该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吗?
一个,一个的帮助,落到实处,避免的中间的虚假和贪污,但也是缺乏效率的。一个国家产生那么多民间资助团体,背后反映的是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而缺乏效率则是这个不信任的成本。
。。。。。。
深夜,周老师又单独和我谈了很久,主要是他之前和各个队员之间的关系处理。他还是比较坦诚的谈到了种种内部矛盾。的确,我已经感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做事方式,而我们的“志愿”身份又让我们有很大的自由度。这个担子,我真的要负起来吗?我这个队长,其实也还没有真正明了自己要去的方向啊!
9月1日下午,又一次误了回去的车。本来据说是下午3点前都有车的(我再也不相信这里的“据说”了),可一问,下午只有一班,1点半就开走了。原因同样是因为修路,停开了好多班车。
本来想,花点钱(乱花钱的习惯还没改过来)包辆车回去,顺便把自己那恐怖的7件行李也带回去,没想到在路上问到的,一听说要绕道,都不肯干。太阳底下晒着拦了好久,都没有车愿意去,失望之下,只有又回县城住一晚。晚上开始感到身体不舒服。第二天却还是老老实实6点半起来,跑到车站等车--实在不敢再误车也不敢站着回去了

中午,颠簸了4个小时,终于又回到了巴别,我和姜记异口同声说:“以后再也不出城了。”
西行散记六------第一次
9月2日下午
教导处主任宣布了我和姜记的课:我带初一1,2班的英语,姜记是初一4班的政治和初二1班的物理。政治是我帮他选的。他应该为此感谢我,事实证明初中政治是一门好带又非常有发挥空间的课。
晚上先去听了原来教初一4个班英语的王老师的课。气氛不错。王老师虽然是小学老师提上来的,但胜在够幽默,肢体语言运用也很丰富,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们不知道是否见有人来听课,都特别认真,投入。
9月3日早
一起来就感到头重脚轻。之前两天的劳累,县城和山区的温差,终于引起我身体的抗议和罢工了。其他是小事,但是我一生病就从扁桃体开始,基本不能开口说话。只好托王老师继续带4个班。他昨天还兴高采烈的感谢我的到来,把他从这苦海中解脱,今天又被我一脚踢回海里了
天气持续降温并且变得阴沉,而今天第一次上课的姜记则十分兴奋。他的第一节课从自己出身农村说起,一直说到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然后让每个学生写自己打算将来要做什么样的人。此刻正举着学生交的作业,恨不得马上回去细读,又忍不住要把上课的感受马上告诉我。
他的宿舍目前既无桌子也无椅子(学生桌椅还不够,我们都没好意思向学校要)。我们俩坐在他的行李箱上,以床为桌,用他的应急灯(宿舍那时还没装日光灯)照看着这些孩子的“将来”:
----“我以后要做一个老师,可以教给学生很多知识”
----“我想做一个医生,这样如果家人有病就可以帮他们治好”
。。。。。。
班上几乎90%的人是这两个选择,此外几个比较“另类”的有:
当兵----因为觉得很威风;
做官----没说具体原因,不知道是否他也注意到了农村做官的种种便利?
做一个新农民----想用知识让农民不必那么辛苦。
除了感叹孩子们的善良外,很明显的,这种选择结果与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关。
1. 90%的选择指向教师,医生这两种职业,在农村里都属于生活有保障,又是一般老百姓有可能通过努力读书而达到的位置。稳定的生活保障仍是农民的首要需求。
2. 教育,医疗在农民心中的地位很重要。教育给人以知识技能从而才可能跳出“农门”;医疗方面折射的是目前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给农民留下的担忧。
3. 选择的非多样性,与他们日常接触的世界有关。与城市孩子每天生活在信息海洋相比,他们这里放目望去是山,还是山。家里有电视的不多,有也就收中央台和本地一两个台;书刊杂志缺乏;更不要谈什么因特网。没有信息刺激,再有想象力也不会想造个飞船上太空。
4. 对农民身份的遗弃。只有一个选择做农民。现在的农业无法满足当代和下一代农民对生活的梦想,已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这些学生总的来说基础都不好,错别字多也罢了,语句还经常不通,很多都要经过我们共同讨论才猜出他究竟要说什么。姜记给每个人都写了相应的评语,主要是勉励的话。我则负责修改这位记者的错别字。
9月4日,天下起小雨,气温下降,病情加重,发烧持续不退。
教初三语文的凌老师夫妇这两天总是诚意拳拳的冒雨来叫我们一起吃饭。但这个中午我吃着吃着忽然想晕,估计是因为身体虚弱引发“水土不服”了。把大家都吓了一大跳。为了避免继续吓到人,决定听大家意见去卫生院打点滴,也好早点上课,虽然我对卫生院的卫生条件有点怀疑。
小学部的黄老师(插播:这个学校里黄是大姓,我如果忘记了某老师姓什么,就蒙一句“黄老师”,基本都没错过,呵呵。)领我去看病,说是怕医生看我是外地人要宰我。那里的蚊子苍蝇不比学校少,坐了一会我觉得还不如回家躺着舒服。电话召来姜记,用一根竹竿立在床头给我做了个吊瓶架。正无聊的在床上计算着何时可以拔针头,姜记又抱着大包小包过来了,他跑去给我买了床毯子,又买了速食面,调料和电饭锅。原来这几天吃别人的饭菜他也开始犯恶心了,这里做菜爱放酸笋,有股怪怪的霉味。
我们开始讨论用这些东西能弄什么好吃的面条,忽然支书指挥着几个老师搬啊抬的又进来了。原来是把液化气,炉子,锅,砧板这些炊具给我们送来了。因为3年前第一批志愿者来这里支教,剩了一套炊具,一直放在学校厨房而已。
一下子从无到有,我的房间分出一半成了小厨房。打完点滴后病好了点,下厨弄了个凉瓜炒肉片。虽然总有热心的老师要跑来指点很烦,但能吃上自己做的饭菜,感觉真好。
9月5日,病情好转了,去上我的第一课。
首先向同学们道歉因为生病而要找其他老师代课,接着向他们介绍自己。姜记向他的学生说来自天津时,他们大部分都一头雾水,没有概念天津在哪里,说在北京旁边,才有点明白。但我一说广东,学生都齐声说知道。估计是因为父母长辈去广东打工的多。
问他们为什么要学英语,有个看上去乖乖的女生大胆的说:“因为学英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外国的东西。”呵呵,满标准的答案嘛。
我向他们兜售了一个前志愿者指导的小笑话:老鼠妈妈带着小老鼠出门,遇到一只猫,小老鼠吓得直抖,他妈妈却上前学了几声狗叫,猫就被吓跑了。于是妈妈得意的跟孩子说:“看到了吧,这就是学外语的好处。”在他们的笑声中我接着说:“学英语也许能够帮助你活得更好,更有希望获得成功,但却不是每个人都一定需要的。如果那只小老鼠一辈子不出去,或者只跟着妈妈,他也不会碰到猫,也不用学狗叫。关键是,如果你想多接触外面的世界,想去外面闯,那多一门外语就对你有用;如果你打算一辈子都不离开家,那么英语对你没什么用处。所以大家如果觉得以后不需要走出家乡看外面的世界,可以不学英语。”
他们把眼睛瞪得大大的,认真的听我这番迹近胡说的开场白。我怀疑他们是否真明白了。因为是我第一次上课,没人敢说话, 但坐姿可真是“惨不忍睹”,东倒西歪的。可能平时光脚惯了,都喜欢脱掉鞋子,把脚丫子撑在凳子上或者是架到桌子上。我看一个男生两眼,他大概明白,就把鞋子穿上。可是我转头又看见一个斯斯文文的女孩子也把脚放在凳子上,用一只手摸着,我实在是连瞪她的勇气都失去了。
写到这里,大概很多怀着到山区支教理想的人们都感到始料不及的。他们也许都记得“希望工程”宣传画中苏明娟小朋友那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只是想象贫困地方的学生是想学知识而学不到,而如果他们有学习的机会都会无比珍惜。
其实,这些小孩不是对我不尊敬,在他们的意识里根本没有上课要坐姿端正的概念,同样的,有问题要举手,老师提问要先站起来,老师没说不能先坐等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也没有在他们意识中。
后来几天上课的经验和姜记交流下来,我们对此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都觉得课堂纪律实在不好,无论男女,上课走神,说笑的都有。但我们又都觉得并不是这些孩子成心捣乱,这个由他们总是皱着眉头很认真的跟我念字母的样子能看出来。我们猜想原因可能在于小学教育没有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目前每个乡镇只有一个中心小学(设在乡镇府所在的村),教学工作比较规范,设备也比较齐全,比如巴别小学就有漂亮的校舍,电视机,电脑等设备。下面各个村还有学校,因为村与村之间远的有3,4个小时路程,小学生很难集中到中心校上课。据村小调上来的老师介绍,那里的老师都要兼几科,跨年级教学,很难保证质量。而且,3年前开始全面撤消代课老师编制,正式老师又不够,导致有阵子部分村小连语文这样的主课都开不了,一个星期上两,三次课,学生都宁可回家玩了。所以,这里的学生也存在“城乡差别”。每个班上总有7,8个从巴别中心小学毕业上来的,穿着倒不见得比其他人好,但上课时的精神面貌比较好,知道课堂纪律,也比较积极参与。而其他村小上来的孩子,一些基本的东西,比如上课专心听讲,要做笔记这些,都要我们跟他们说了才明白,而要坚持做到,恐怕还要有一段时间适应呢。由此,我对于山西一位前志愿者的话有了深刻的认知,他之前执教初三英语,但却说如果可以宁可去教初一,因为他觉得给他们打好基础更重要。我相信这里孩子的智力水平和城市的同龄人是相当的,但却由于当地师资设备等的落后,造成他们站在了不公平的起点。越早介入这个过程,越能有所作为。
在教他们26个字母的时候,发现那些中心小学毕业的因为学过两年英语,接受得很快;而村小上来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有点自卑情绪,不敢开口念。有一次提问一个女生,她竟然满脸通红,一直低头抿着嘴,就是不开口。我认为在打基础的时候,宁可牺牲一点效率,也要让大家能跟上,所以尽量创造机会给那些自卑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获得成功感,从而激励他们参与。过了几节课,在我反复鼓动下,学生越来越活跃了,我每次教个新单词,下面就迫不及待的七嘴八舌跟着说,而我则要用更大的声音盖住他们来引领学习。每上完一节课,感觉都是跟一群鹦鹉吵完架,做老师真不容易啊。
顺便说说我现在用的英语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和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联合弄的“GO FOR IT”,是最新的教改课本。T县居然是今年教材改革的试点县。也就是说这个教材如果在T县推行成功,就要往其他县推广了。
我不能说这个教材不好,但感觉不是很适合农村孩子。通本书只有单词诠释有中文,其他课文,习题都是英文,对小学没接触过26个字母的孩子来说,不啻于天书。新教材注重生活和知识的联系,希望学生能活学活用,本意是好的。但是里面提到的生活却只能与城市的孩子气味相投,而非农村。最讨厌的是里面老外的名字特别多,一个单元竟然有4,5个,害我的学生每每念到人名就卡壳,真想把所有男的都改名叫MIKE,女的叫MARY算了。
我总是跟学生强调,英语是从初中才开始打基础的,所以不存在什么谁比谁强的问题,大家都能学好。而刚开始教学,从26个字母到44个音标,从“哄”他们开口说GOOD MORNING 到有学生主动用英语跟我打招呼,他们的每一点进展都能看出来。尤其是看到有几个开始很自卑不开口的,现在学英语都特别起劲,总是让我偷偷乐上半天。
可是从这几天跟其他老师的来往和“道听途说”的消息,感觉这里的老师虽然不是不敬业,但至少不是乐业。
巴别中学属于C类学校,每年能上高中的也就10来个,5%的升学率。老师们认为原因在于这些学生的小学基础太差。可是,有老师宣称自己教书5年从来没布置过作业;不止一个老师说自己虽然布置作业但从不批改;最不好的风气在于很多老师喜欢上课说笑话哄学生开心。适度的幽默有助于活跃课堂,但和教学无关的玩笑,就似乎是为玩笑而玩笑了。有一次姜记去教室早了,上一节的生物老师正给学生唱周杰伦的歌,末了还想拉上姜记合唱,FAINT。
也许是巴别相对落后闭塞的环境让老师们提不起教学的热情?反正几乎每个晚上老师们总有两堆聚会,一堆是喝酒划拳,一堆是KALAOK。
一个晚上,姜记终于抵挡不住,被拉去喝酒。据他说,刚去到,同桌的乡副书记(就是送我们进来的那个)和其他学校领导正在破口大骂上一届的一个志愿者。书记与前任志愿者的恩怨我们不太清楚,听起来似乎是志愿者要向外界反应一些什么情况而触怒了书记。姜记后来学着书记说话:“他还想做记者(前任志愿者是刚毕业的新闻系本科生)?我以乡党委副书记的名字给团中央写封信,看他到哪里做记者去!”然后学校老支书就在旁边死命点头说:“是啊!听说那小子到现在都没找到工作呢!”(在我来巴别前,该志愿者已经在上海某杂志任职了)。而另外一个白天还跟我们吹嘘他跟前任志愿者关系如何好的老师,也在附和着数落。书记忽然又转头跟姜记说:“姜老师,你可不同,你是已经工作了的记者。”姜记感到这次喝酒是要杀鸡给猴子看,也就不多说话。后来校长问起教学任务,姜记就顺便要求推掉了初二物理,还帮我推掉了一个班的英语。“我们把一个班弄好就行了,这里的人事关系太复杂,认真做事还落得他们说呢。”
我对这个观点并不认同。不过,因为要做队长有很多联络的工作,已经有好几个前任志愿者告诫我最好不要带主课了,所以,我还是接受了姜记的好意,先只带1班看看自己的精力能否胜任。
小小一个学校,还有不少文章呢,看来以后的日子不乏精彩。赶集的日子我去买了几米蓝布给屋子挂了床帘子,我的小居室已经颇有家的感觉了。
发贴IP已设置保密 5/22/2005 2:11:43 AM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驴上路
    文章:56
    积分:126
    门派:逍遥派
    注册:Saturday, April 2, 2005
给黄豆9961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黄豆9961加入好友 查看黄豆9961的个人资料 搜索黄豆9961在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黄豆9961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 3
发贴心情
西行散记七------二出城
9月9日下午
明天是教师节,后天是中秋节,学校宣布把这两个节和双休一起放,一连放4天假,想家的学生开心得翻了天。
但是,但是,老师今天全都不能走,因为明天要开全乡的教师大会。如今出一趟县城要4个多小时,这道命令无异于剥夺了大部分家不在巴别的老师一天假期,所以中午见到所有老师都跟我们抱怨。
我们俩的行动是自由的,并且我们明天都要到县城开会,所以姜记早打算下午要过去坡洪看望那里的志愿者孙老师,而我准备明天再走。姜记坐上中午1点的车不久就给我发了个短信:“好多老师都上了车准备出去,不过开车前校长过来把所有老师都拉下了车,除了我。”可怜的老师。
晚上的时候,收到姜记另外一个短信:“这里什么都有,简直是天堂。”坡洪有那么好吗?打算明天先去那里看看。
9月10日
司机已经认识我,知道我要出去就给我留好了位子,不然今天车上人实在是多,一辆中巴估计装了30人以上。巴别的确有人情味。
到了洞靖乡,被县交通局的车拦住了,说是超载要罚款。我们车上的巴别派出所所长下车交涉无效,司机只好付了200元(交通局也要过节那),10多人下车,往前慢慢走了。我们的车也慢慢的开着,一直开到拐弯,便停下来等那些下车的重新上车。200元是非常纯粹的买路钱。
在车上颠簸了快3个小时到了坡洪镇。这个镇位处交通要道,所有往南部山区的车都要经过,而去另外两个县靖西,德保的车也要经过,所以经济比较发达。镇的规模比较大,有比较现代化的如广州街市的市场,还有报亭,私人诊所等。
孙等志愿者正在参加坡洪镇的教师大会。天知道他们为什么要那么老实去参加这种会。据说那书记的发言一直都在痛骂老师不会教学。
把孙弄出来,带我们去参观他的“寒舍”。
走进坡洪中学,非常开阔的校园,听说以前是一所高中,难怪。环境的确比巴别好多了,教学楼,学生宿舍,篮球场。。。教师也住上了新的宿舍楼,不过因为房子不够,孙还是住在一排瓦房里,分为前后两间,前面是厨房,后面是卧室。瓦房当然不如我们巴别的楼房,不过有自己的水龙头就比较方便。比较恐怖的是屋前后都洒着雄黄粉,因为这里后经常有蛇出没,不得不防。孙给我们炒菜,作风一如湖南辣子的干脆,炒着炒着把脚都踩到灶台上了。在巴别好久没吃过辣的东西,在这里吃了个痛快。
午饭后,大家一起坐车出发去县城。开中巴的老板娘一看我们上来就殷勤的把几个学生赶到车头,让出好位子“给老师坐”。我们让学生坐她们怎么都不肯(不敢?)。哎,教师节就特权一把吧。
下午在县城开会,书记布置成立几个工作组:助学组,负责联系贫困生资助;项目组,负责拉项目,不知道究竟干吗;活动组,负责为活动拉赞助。我是助学组组长。
这次不住宾馆了,经费是拉的赞助,要省着花,住在招待所,估计10多块一个床位吧。今年志愿者多,令我们幸免于难,因为听说去年的志愿者中秋节被拉出去戴着大红花游大街!
我们这伙社会招募的见面都很兴奋,毕竟难得一见。而且这次大家都在服务地安顿下来并有了教学体验,都是一肚子的话要分享,对晚上搞的晚会毫无兴趣。如果不是刚好要给我们中的老刘过生日,我们大概压根就不会去和那些学生们吃喝玩乐。要玩,我何必放弃那么多东西来这里玩?
结果我们提前退席了,3个女生躲在屋里叽叽喳喳的抢着说话,话题总也离不开自己的学生。次日那边厢的男生说他们也说到3点多。
趣事多半由于地区性语音不同引起,急性子的小刘老师这下子总算不得不慢下来,不然她一开口那些小学生就会大声说老师太快了;东北的老刘老师在那满初中对全校师生发表讲话后,没几个鼓掌,校长后来告诉他因为大家都没听懂他说什么。湖南的孙老师给校长打电话请假,双方通话5分钟后都没有听懂,孙老师一气之下只好把电话挂了;姜记的普通话算是比较标准的北方官话,偏偏就有学生投诉他普通话不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9月11日
关于中秋节,经过热烈讨论后,我们一致决定去永常希望小学过。主要原因是那里有独立卫生间和电视。而且除了老刘外,其他人都可以接着往同一方向继续坐车回去。
出发前,我和姜记象个土包子一样采购东西,以尽量减少以后出城的次数。
我们的购物清单:
吃的:饼干,速食面,花生油,火腿肠(这些巴别也有不过感觉质量有问题),土豆,黄瓜,辣椒,花椒粉,胡椒粉,麦片(这些巴别没有);
用的:锅盖,教学方面的书,汰渍洗衣粉
奢侈品:音箱(30元一对,效果超好!)
因为姜记老是要背着他的摄影器材和手提电脑出门,所以我们的东西就显得额外的多,我把锅盖系在背包上,俨然忍者神龟,手提大包小包,威风凛凛的出发。在车上,手里抱着几个包,脚上堆了几个包,觉得自己已经越来越象个当地人了。
从县城到永常只需要40分钟左右车程。一下车就是永常村村口,树着永常村的碑,旁边是金碧辉煌,极具装饰功能的亭子,后面是永常小学现代化的教学楼。我们都哗然,这哪里是希望小学,简直是度假村嘛。小学老师不多,10几个都住在五层的教师宿舍里,上去参观过他们一厅两室带厨房卫生间的宿舍,摸过忘了哪个银行捐赠的彩电(只能收两个台:中央一和湖南卫视),再透过装了纱窗的窗户,远眺外围的青山,我们又一致决定给这里一个别名叫“永常度假村”。最后尝过了这里的志愿者杨老师的美味四川菜后,我和姜记作出决定,以后每次出城都要来“永常度假村”度假。
晚饭后,我们在村里乱逛,永常小学附近的民居都是红砖房。里面似乎也不错,至少有电视。
在这里有必要给大家一些背景(以下内容如果说明是“据说”,则都没有经过笔者证实):
1990年,老江来这里研究南部山区的扶贫工作,首次到了永常并参观了当时还是破瓦房的永常小学,还去附近破吊脚楼里的农户家坐过。永常村开始“地价”飙升。
1995年,该省军区“如有先知”似的来援助永常小学建起了现代化的教学楼,其他政府部门也开始在永常花钱,改建农房为砖房。
1996年,老江果然又来永常视察了。看见这里走上勤劳脱贫之路,面貌一新,学校没有危房了,农民不住木屋,屋里还有彩电(据说彩电是别处搬来的,但是后来也要不回去了,因为屋主说,老江都看过这个彩电是放在我家的,FAINT),心情很好,题词表扬等等。
至此,永常因为总书记的两次亲临名声大振,各路神仙来学习的数不胜数,可以佐证的是这里的学生见了生人大多会先行礼,然后说“领导好”。实在是三天两头有领导来,练得很熟练了。来花钱的部门就更多了,军区再次在这里花钱,修了环屯水泥公路和迎接宾客的亭子(据说花了80万,与此对比的是:巴别一些村小为100多个学生盖两层的教学楼只要10万,但还经常资金短缺);据说公路局还为此着急了,觉得自己的本行被抢,只好把村口那条已经铺好的柏油公路又铺了一次,我的观察这一段公路的确比较高。田头修了几个类似厕所的房子,其实是冲凉房,因为“农民在地里干完活比较脏,都会先在外面洗个澡再回家”。
一个县城没有其他资源开发,政治资源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还听说,当局本来是有意要开发“永常度假村”的,当初还印了好多文化衫,后面写的就是“永常度假村”,不过似乎没搞起来。
但至少永常希望小学是名声在外的,经常有单位来捐赠,包括电脑也有7台,电视,DVD等都不缺。而且每年都必须安插志愿者在此服务,因为这里是T县对外的窗口,也就是所谓门面了。中国农民向来讲究门面,房子外部借钱也要装修得美伦美焕,里面空无一物倒是不太要紧的。
晚上回来我和四川美女一个房间,小刘老师很不幸的打开了杨老师的话匣子,谈张国荣直到3点。。。
9月12日
清早,我们带着桥业的小刘老师一道回巴别玩。假期还有两天呢。
下午他们去爬学校后面那座山,我留在宿舍里,因为久侯的行李就要运到。快5点的时候,我可爱的行李总算来了,总共7个包,够吓人吧?终于不用借其他老师的衣服穿了;终于有书看了;终于可以放我喜欢的CD了;我的行李完成了我在巴别的物质文明建设。
用刚买的音箱放着心爱的爵士乐,却忽然觉得与这安静的校园非常不协调。很多东西只生存于他们的世界。
他们爬山回来,姜记的手因为开路被毒刺刮得肿如猪蹄。小刘老师做菜,其风格一如其人,大开大阔,非常爽利。晚上一起用姜记的电脑看狮子王,吃老爸寄来的广式月饼,好久没觉得月饼这么好吃了。
9月13日
依然是假期,我们各自拉张椅子在校园晒太阳看书。
我在看贾平凹的我是农民。书里写的最好的是他结尾对自己女儿说的话:“忧愁将这么没完没了的伴随着你,腐蚀着你,使你慢慢加厚了一个小市民的甲壳。真正的苦难在乡下,真正的快乐在苦难中,你能到乡下吗?或许到类似乡下的地方吗?”
是的,和大部分人一样,我也不能。所谓的支教并非真的到最乡村的地方,即使我申请到村里,那也不过是一年而已。一年以后,我毫无疑问会选择回去城市。也许,我小市民的甲壳已经慢慢长成了。我的价值观,我的欣赏趣味,都是都市的,我也只会在都市中品尝我那淡淡忧愁时,才能感到快乐。而真正的苦难与幸福,我并不打算去经历。我比起那些还在都市的朋友,只是走得离农村这幅画更近了一点。带着我的好奇心和人类都有的同情心,把一个外来者的幻想投向这幅画,却不会有勇气走进去。我向来自诩是个有激情的人,可是这一刻我意识到,年轻的我其实害怕脱离自己既定的轨道。
中午看见一只老母猪领着9只小猪大摇大摆的外出觅食,我们追着拍照,假期的日子过得很逍遥。
发贴IP已设置保密 5/22/2005 2:12:05 AM
       
     美女呀,离线,快来找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547
    积分:2553
    门派:逍遥派
    注册:Monday, January 6, 2003
给百合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百合加入好友 查看百合的个人资料 搜索百合在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百合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 4
发贴心情
“如何保证公布的情况客观真实?
志愿者越多,这个风险越高;
如何保证受资助人的心态健康?
已经发现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接受金钱理所当然,甚至不会向资助人言谢;一是非常自卑,甚至不愿意谈起自己的家庭情况。
资助贫困生该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吗?
一个,一个的帮助,落到实处,避免的中间的虚假和贪污,但也是缺乏效率的。一个国家产生那么多民间资助团体,背后反映的是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而缺乏效率则是这个不信任的成本。”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发贴IP已设置保密 5/23/2005 12:04:48 PM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543
    积分:2682
    门派:逍遥派
    注册:Monday, October 20, 2003
给nn游侠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nn游侠加入好友 查看nn游侠的个人资料 搜索nn游侠在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nn游侠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 5
发贴心情
“一个国家产生那么多民间资助团体,背后反映的是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而缺乏效率则是这个不信任的成本”  

我不认为是这样。作为非政府组织,扶危济困,互相帮助,和政府救济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世界上发达国家很盛行。这是民间释放爱心的有效渠道,在我们国家还远远未发挥出来。

对楼主的支教义举深感钦佩!其心路历程也是一笔人生宝贵的财富哦!
发贴IP已设置保密 5/25/2005 11:25:21 AM
       

 5   5   1/1页      1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Copyright ©2002 - 2005 Gxyuanye.Com
ICP证 桂ICP备05007305号
页面执行时间 00.09375 秒, 5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