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 自助旅游攻略、游记、见闻、相片。
原野论坛原野户外原野无边 → 格瑞游记——走乌江百里画廊 送百本希望书籍

  发表一个新帖子  发起一个新投票  回复本主题 您是本帖的第 302 个阅读者
  标题:格瑞游记——走乌江百里画廊 送百本希望书籍 树形   打印   收藏   推荐  
     美女呀,离线,快来找我吧!
    
    
    等级:新驴上路
    文章:34
    积分:113
    注册:Thursday, January 24, 2008
给格瑞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格瑞加入好友 查看格瑞的个人资料 搜索格瑞在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格瑞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 楼主
发贴心情 格瑞游记——走乌江百里画廊 送百本希望书籍
从乌江回来已经很有几天了,由于一直埋头于工作中,迟迟未能动手整理照片和写游记。现在终于等到一个能自由享用的周末,赶紧整理思路,把这次乌江之行还原出来,把乌江美景让大家共享。
首先,感谢格瑞,给予我们服装的赞助。
在还没有出发之前,就有一位家住彭水现在外地读书的驴友给我发来邮件,提出了包括那边的实际路况等一些非常实用的建议,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对路线做了一些修改,这里要非常感谢他,同时感谢很多一直关注我们的朋友们。
我一直都想着有一天回到乌江,为那里的孩子做点什么,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源于04年徒步乌江画廊回来后,每每会想起在鹅儿寨遇到的那个小女孩,那渴望读书的眼神让我一直难以忘怀。现在终于有机会再次到乌江,看看那熟悉的山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从29号开始,我们就翘首以待,等待着国庆节的到来。考虑到时间问题,我们集体决定30号包车过去。
9月30日晚上7点,我们一行8人正式开始了乌江之旅。
车窗外是迷茫的夜色,无边无际的黑色,但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对未来几天行程的向往。心随着车轮不断向前、向前……旅途是疲惫的,但谁也没有合眼睡一会儿,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畅谈着以前走过的路,憧憬着这次旅程。
10月1日凌晨,我们还在彭水到龚滩的路上颠簸着。夜空并不是完全漆黑,反而在月亮的映衬下出现一种深遂的蓝,能够清晰的看到沉睡的大地。车外,一边是笔直陡峭的山壁,一边是奔腾不息的乌江。
对于生活在重庆的我们来说,大山大江并不新奇。夜色中山峰兀立,静寂无声,似乎蕴藏着一股力量,沉默而强大。乌江只能看到粗略的轮廊,江水急速涌动,湮没在青山谷底。如此景色,让我们对这次行程充满了期待。
车过彭水后,道路显得格外崎岖起来。路只有二三米宽,路的下面就是乌江了,虽然在夜里看不到乌江奔腾的模样,但随着车窗外袭来的阵阵水汽也能感受到乌江奔流向前的气概。由于彭水到龚滩的道路正在维修,所以路面十分坎坷,我们乘坐的长安车在这样的道路上颠簸着向前,还要时不时地停下来问路,行程显得越来越漫长了。
在临近龚滩的时候,我们的车在路上搁浅了。大家从车里走出来才发现原来月亮已经悄悄升了起来,乌江如同一条发光的绸带在崇山峻岭中缠绕着。看那江面上流淌的哪里是水呀,分明是一串串美丽的音符,那里还有一叶小舟,是勤劳的人还在捕鱼呢!
汽车刚刚从崎岖的道路上弄出来,前面一辆载重货车却又抛锚了,我们只好回头又寻找另外一条路走。当我们走到另外一条路线时我们才发现也许一开始我们就已经选择了错误的路线,因为另外一条道路分明是宽敞的柏油马路嘛!于是,我们在一路欢呼之下飞驰着奔向了龚滩。
到了龚滩已经是清晨5点多了,一轮月亮挂在不远的山头,夜色也不如先前浓厚了。龚滩古镇就如同白昼一样摆在我们的面前。可是由于修彭水水电站的缘故,龚滩古镇已经完全被拆迁了,新龚滩位于下游1.5公里处的乌江边上。在我们过来的时候看到新的龚滩地址上满是建筑材料,哪里还有古镇的气息。在月光下,龚滩古镇只有那倔强地老树和几处残垣断壁还在述说着当初的繁华。古镇傍乌江而建,因乌江而得名,因乌江而兴盛,现在也将因乌江而消亡。
我们选择了龚滩古镇的码头扎营,大家在朦胧中扎起了帐篷,在乌江微微的凉风和涓涓地流水声中入睡了。
“喂!赶船了!”
龚滩码头行人匆匆的脚步和他们的呼喊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了。等我起来看时才真正领悟了毛主席“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的含义。勤劳的龚滩汉子们早已经驾驶着自己的木船在乌江上来回穿梭着。
站在江边极目远眺,此时的乌江呈现出与夜晚不一样的风情。昨晚曾感动我的那些雄伟高山,在薄雾笼罩下变得温柔细腻起来。太阳还未完全升起,只是吝啬的把一点点阳光洒在山顶上,山坳里还是黑漆漆的一片,越发衬托出山尖上奇异的光芒。乌江也失去了磅礴的气势,缓缓流动的江面显得宁静而安祥,在重重山峰中若隐若现。
抬头就能清楚地看到了龚滩古镇的全貌。龚滩,于三国元年设县,到唐德二年,改称洪杜县。那时,龚滩江面上船只如梭,商贸集市繁荣。土家吊脚楼,依山而建,颇有风韵。
然而,这一切都成了历史,眼前的龚滩古镇面目全非。一栋栋面江而立的吊脚楼已经被拆迁,到处是破木头和瓦片,散发出浓烈苦涩的气息。只有脚下那一块块锃得发亮的青石板,还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由于乌江下游筑坝修建水电站,水位将高及龚滩古镇,所以龚滩古镇将如同三峡沿途众多的历史古迹一样,永远成为一座水下的记忆之镇。新的龚滩镇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但不知为什么,一股莫名的忧伤袭上我的心头。
早餐是在小镇上解决的。虽然吊脚楼不再,但小镇上仍然热闹非凡,两旁的小店飘扬着各色旗子,行走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中,仿佛又回到几百年前商贾云集的古镇。一碗苞谷饭,一碗菜豆花,一盘“渣海椒回锅肉”,肥而不腻,辣中带鲜,让我们吃得大汗淋漓,非常过瘾。
徒步从乌江脚下开始了。
背上久违的背包,感受肩带压在肩膀上的感觉,原来是那样亲切。刚开始的道路十分好走,小路虽崎岖,但坡度不大,路的旁边就是乌江,小姑娘一样地陪伴着我们。乌江两岸都是峻峭的山崖,上面满满的灌木丛,绿油油的,顺着山势流淌下来,流进乌江里,也染绿了乌江。急流处乌江还会抛出一串串浪花,一团一团的、一簇一簇的,不断向前奔涌着,像一支澎湃的进行曲。








开始上山了,乌江就变成了一支抒情小夜曲了。远远望去,乌江碧绿碧绿的,仿佛是一块天成的玉镶嵌在蜿蜒曲折的山谷里,缓缓地似动非动的。这个时候,我们开始遇到一路路赶集的人,他们大都背负着很重的包袱,是为了换取日常必须品从山里背到集市上去卖的农副产品。当他们听说我们要去鹅儿寨去送书时,都笑开了怀。他们告诉我们两件事:一是孩子们已经放假在家里了,有很多小孩;二是到鹅儿寨的山路还有很远很远。


日头真大,汗水从皮肤的每一个角落开始冒出来。山路真陡,每迈出一步都显得格外费力。但有着乌江两岸美丽的景色和到鹅儿寨看到小朋友们纯真笑脸的希望激励着我们,我们还是坚定地向前迈着脚步。
抵达山口时,我们看到了一遍美丽的花田。到现在我都还没有弄明白那种的是一种什么作物,开着美丽的白色小花,灿烂地开着,肆无忌惮地生长着,虽然每个个体都显得那么卑微,却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团队力量在着荒凉贫瘠地土地上展现着他们的美丽。我突然想到了很多,这美丽的乌江以其朴素的情感养育着的这些人们,不正像这些花儿一样么?在这贫瘠的土地上倔强地生长着、开放着他们的生活之花!还有那鹅儿寨上唯一的小学,一个老师、二十几个小孩,几间教室、几块黑板,不正如同着奔放的花儿一样,那样淳朴地盛开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么?
下午时分,我们抵达了鹅儿寨。那是一个古老的山寨,和我04年来到时没有任何变化。错落有致的木板房子,看是漫不经心却又别样整齐地排列着,聚集在一起,相互连环、相互呼应。我想当年的阿房宫也许就是这样的建筑吧。从细微之处看去,那陈旧的梁栋上面,还雕刻着清晰的图案,有飞鸟、有走兽;那精致的窗格上,几处已经被破坏了,但依稀残存着当年巧匠们精心刻下的栩栩花纹……
抵达几年前,我曾经到达的农家院落。还是那几个小孩子,他们一下子就围了上来。以前看到的那个小女孩已经长高了许多,也已经开始在寨里的小学读书,不仔细看都有些认不出来了,她的笑容依然那样纯真和灿烂。当我们把背上来的书拿出来的时候,院落里围上来的大人和小孩都非常惊喜。孩子们抢着将书拿过去,就坐在院落的石板地上开始看了起来。几个害羞的孩子还躲在院落的一角不敢过来,在我们的再三呼唤下才扭扭捏捏的挪过来,一看到书的时候就变得兴奋起来,抢过一本来又去抢另外一本。黄豆和茵子各自拥着一名孩子,和他们一起翻读送给他们的书籍。对于这样一个宁静安祥的村寨来说,我们都是闯入者。 一些村民也围上来,我们向村民们说明了来意,村民们找来了山村唯一一位老师的家属(因为唯一的老师姜老师今天到酉阳县城参加考试去了,要第二天才能返回),她是位朴素的农家女子,大约三十来岁,听我们说明送书的缘由后,十分高兴地将书如数收下了,并热情地挽留我们在山寨里住上一晚。








我们在寨子里的一家农家里面做了饭菜,爽爽地吃上了一回农家饭。饭菜并不复杂,一盘回锅腊肉、一盘泡椒山菜、两碗酸干菜,但我们都觉得味道十分鲜美。也许是因为心情的缘故吧!毕竟,我们走了这么远的山路,终于完成了这个夙愿。当然,送书后我们的背负也减负了,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每人十几本书,还有集体购买的许多作业本、文具盒、铅笔、橡皮檫,把我们的背包装得满满的,这下背包都瘪下去了不少,完成送书任务的感觉和负重的减轻都让队友们都高兴不已。
第三天一大早,大家都很自觉的早早起来收拾帐篷,因为我们知道,今天的路程将比昨天更加艰辛。鹅儿寨到清泉这一段路在地图上实在是微不足道,但我们将在这段路上花一天的功夫。
凭着3年前的印象,我们跌跌撞撞的从鹅儿寨插入到沿江的小路。走了一会后大家伙都大叫过瘾,这条路本来就很少有人走,完全是当地打柴的老乡在山崖上走出来的的一条路,坡度基本都在六十度的样子。现在又有很多的灌木长到路中间,还要时不时注意脚下的碎石,要是不小心,某位同志就要去乌江游泳了。



还没出来时我看过天气预报,一直庆幸这几天的好天气。我们集体吼着上学歌一路前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还没等我们吼完第二遍,太阳已经完全升了起来,一下展示出秋老虎的威力。强烈的阳光照射在我们的皮肤上,空气潮湿闷热。早上大家还觉得凉丝丝的,纷纷穿上格瑞赞助我们的冲锋衣挡风,现在都迫不及待的脱下衣服,换取一点点凉爽。小路顺着乌江蜿蜒至远方,根本看不到清泉的影子,只看到碧绿的乌江静静的在我们脚下流淌,远处陡峭的崖壁似乎在同我们打着招呼。有很多地方被突起的大石头挡住去路,不得不先爬上去一个人,再一个一个的拉上去。这次幸好有黄豆这位好同志,他勇挑重担,乐于助人,团结同志,吃苦耐劳,先人后己,和蔼可亲,善解人意,温柔体贴,用情专一,勤俭持家,不愧为组织的忠诚战士。好像形容词多了点,其实说简单点也就是走在前头开开路,比较靠拢女同胞而已哈。肩头上沉重的背包,险要的小路,还有着狠毒的太阳,都消耗了我们大量的体力。大家从最初的有说有笑,逐渐变成了无声的行走。

下午5点多,正当大家走的气喘吁吁的时候,就听刀子大叫了一声,“前面好多房子”,我定睛一看,呵呵,这不是清泉嘛。终于在天黑之前,我们终于赶到了清泉。我们到了传说中的廊桥,廊桥像一道彩虹凌空飞架在这道叫龙凼沟的深山峡谷里,距今已有135年历史了。桥下激流飞瀑,如雷轰鸣,两山林木掩映,悬崖峭壁,桥身凌空高横,屋瓦乌黑,朱漆栏杆,秀美壮观。廊桥长32米、宽4米,桥上有九间瓦房,两侧是木栏杆。这座大桥从桥下25米跨度的木拱到桥面上的柱梁、地板和两侧的木栏杆,没有一颗铁钉和螺丝,全部用公母榫配合固定。据说,这是世界上唯一幸存下来一座无钉廊桥。百年风雨沧桑,廊桥完好无损,干爽如新。经茵子提议,大家一致通过,我们决定今天晚上在廊桥上做一个廊桥遗梦。


第四天上午,大家睡到自然醒,我早早就爬起来到处溜达。就在离廊桥不远的地方,我遇到一位80多岁的老者,便和他攀谈起来,老者告诉我这廊桥的来龙去脉,清同治年间,一个叫饶百万的地主出资修建了这座无钉廊桥,文化大革命中曾经差点被造反派炸毁,现在面领着彭水电站蓄水后将被淹没的局面,并且好像政府并没有搬迁的计划。说到这里,老人唏嘘起来,历经百多年风霜的老桥啊,已经融入了他的身体,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吃早饭的时候,一位当地人告诉我们,清泉往后的路大部分都走不通了,这几年有很多地方修了机耕路以后,小路都无人走,被灌木丛给淹没了,建议我们直接从清泉坐船。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啊。经过集体商量,也考虑到有些女同志体力可能跟不上,我们只好放弃徒步,11点钟从清泉上了船。
上了船,我才发现因为视野的变化,在船上看到的风景和在路上看到的大不一样。我这才完全领会古人所说的“船在江上行,人在画中游”。乌江的水,碧若琉璃;乌江的山,远山神秘,近山雄奇,沟壑清幽、秀丽。快到沿河的时候,看到右手边有一棵大树——千年乌杨树,它的根以前被洪水冲刷全裸露在地面,但现在当地政府用石头垒起了一个堡坎,将其保护了起来。传说N久前乌江一带是乐土,遭玉帝嫉妒而以大水淹之,大水过后就只剩这棵乌阳了。据当地人讲,乌江的名字就是由此树而得来的。

下午4点多钟,我们到达了沿河,第二天我们由此踏上了回家的归途。
回到家后,我收到鹅儿寨小学姜老师的短消息,再次感受到鹅儿寨的淳朴,同时也得知,北京也有一群和我们目的一样的朋友将到鹅儿寨,为他们带去更多的帮助。
最后再次感谢格瑞公司。
发贴IP已设置保密 3/23/2008 10:21:45 AM
       

 1   1   1/1页      1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Copyright ©2002 - 2005 Gxyuanye.Com
ICP证 桂ICP备05007305号
页面执行时间 00.03125 秒, 4 次数据查询